形态描述
量度:全长400,嘴峰37,翅301 ,尾117,跗蹠41毫米(♂)。
形态 头和颈的全部朱古力褐色,后缘转为黑褐色;眼周有白羽一小圈;背、肩以及两翅的内侧履羽和次级飞羽等均珠灰色,飞羽先端近白;外侧大覆羽和初级覆羽均白色;第一枚初级飞羽白,而具黑色的内外羽缘和先端;第2—5枚的黑色外缘渐减,而内翈渐转为深灰色,但仍内缘以黑色,羽端亦黑;第6枚几全为深灰,而具黑色内缘和先端;第7枚与第6枚相似,但无黑端;其余初级飞羽几纯深灰,而渐转为次级飞羽的珠灰色。体上余羽纯白。冬时,头和颈的朱古力褐色消失,仅在眼的前缘和耳羽之后留下褐斑,头后亦常见有灰褐色块斑。眼暗褐色;嘴赤红而具黑端;脚和趾亦赤红,爪黑。
形态 头和颈的全部朱古力褐色,后缘转为黑褐色;眼周有白羽一小圈;背、肩以及两翅的内侧履羽和次级飞羽等均珠灰色,飞羽先端近白;外侧大覆羽和初级覆羽均白色;第一枚初级飞羽白,而具黑色的内外羽缘和先端;第2—5枚的黑色外缘渐减,而内翈渐转为深灰色,但仍内缘以黑色,羽端亦黑;第6枚几全为深灰,而具黑色内缘和先端;第7枚与第6枚相似,但无黑端;其余初级飞羽几纯深灰,而渐转为次级飞羽的珠灰色。体上余羽纯白。冬时,头和颈的朱古力褐色消失,仅在眼的前缘和耳羽之后留下褐斑,头后亦常见有灰褐色块斑。眼暗褐色;嘴赤红而具黑端;脚和趾亦赤红,爪黑。
生物学
生态 平时常三、五成群在海岸或内陆河流附近徐飞觅食、或落水中游泳。叫声似“ha,ha,ha,ha”,故又名“笑鸥”。性杂食,主要为鱼、螺、昆虫等,但亦兼吃植物嫩芽和谷物。
国内分布
经济意义